张昱坤老师主讲新智库沙龙第97期
作者:夏江旗 发布时间:2025-04-07 点击率:10
2025年4月1日上午,社会学研究所成功举办第97期新智库沙龙活动,民进上海市委会参政议政部张昱坤老师受邀以“秋月春风——如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为题开展讲座。本次活动由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治理与理论研究室夏江旗助理研究员主持,所内科研人员20多人参与活动并讨论。
张昱坤老师首先说明了社情民意信息的定义和功能,认为社情民意信息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以及党外人士向党政部门反映问题、提供建议的重要渠道,与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相比,具有参与主体更加广泛、反映机制更加轻快灵活等特点。主讲人随后介绍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渠道、基本流程和结果反馈方式,并结合数据谈了对目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总体感受,认为近年来民主党派成员反映社情民意的热情高涨,撰写的信息数量显著增加,但也存在不小挑战,主要是信息质量要求高、竞争激烈。为此,需要把握“写什么”“如何写”等关键问题环节。
在“写什么”方面,主讲人认为,一是聚焦国家和上海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反映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聚焦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痛点堵点问题,三是关注社会治理难点问题,及时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风险。在“如何写”方面,主讲人着重讲解了社情民意信息的内容框架要求。一是标题必须精心打磨,在20字以内凝练问题、点明建议,解决会不会“点开来”的问题;二是开头语必须精益求精,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握好开篇300字,解决会不会“看下去”的问题;三是情况问题必须真实可靠,说明问题来源、数据、案例等,解决有没有“可信度”的问题;四是对策建议必须切实可行,确保针对性、专业性,解决能不能“报出去”的问题。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社情民意信息的高质量核心要素,张老师在讲座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示了正反两方面的近10个具体信息案例,并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小切口与大价值兼顾,信息选题需具体,但要关联宏观政策或民生福祉;二是真实性与可行性并重,数据、案例来源要严谨,经得起核实,建议要可落地;三是时效与深度平衡,对热点事件需快速响应,同时要避免内容浮浅单薄。
讲座引发了与会者对反映和写好社情民意信息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者分享了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体会和经验,并就一些具体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互动,张昱坤老师逐一进行了细致回答,并期待大家充分发挥学术机构和国家高端智库的科研优势,多写多投,体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