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所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开展主题沙龙和支部联建活动
作者:李蔓莉 发布时间:2024-09-18 点击率:56
2024年9月10日,社会学研究所第92期新智库沙龙活动在上海社科院本部54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社会学所第二党支部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控烟与监测评价部党支部联合开展,社会学研究所第二支部党员、上海社科院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海祥主持,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控烟与监测评价部党支部书记、部门主任胡亚飞主讲。社会学所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同仁共同聆听了主题报告《从健康素养监测到健康行为监测,推动知行合一》,并参与讨论。
胡亚飞主任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健康素养监测的历程。自2008年国家启动健康素养监测以来,上海市迅速响应,开始了健康素养的本地化监测,并逐步扩展至全市各区县,监测样本量每年超过2万人。随着监测工作逐渐成熟,健康素养的概念也更加清晰,目前健康素养被定义为个体获取、理解并运用健康知识和服务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现有研究认为,当前健康素养测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问卷问题的设置倾向于考察知识而非实际行为,这可能导致实际健康行为的测量偏差。
胡主任随后介绍了上海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过程和研究结论。监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来评估居民在健康知识、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三个维度的表现,重点监测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等六大类健康问题。胡主任认为,尽管上海整体健康素养呈上升趋势,但部分特定人群(如农民工和老年人)在健康素养方面的提升相对较慢,依然面临健康信息获取难、健康行为改变难等挑战。胡主任还强调了未来监测工作要继续推动健康素养促进活动的发展,扩展监测范围和监测内容,如开展中医药文化素养监测、老年人健康素养监测等,推进健康监测工作更深入发展。
最后,胡主任介绍了上海市在健康行为监测和干预方面的努力。相关部门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完善健康行为监测体系,通过动态监测和精准干预来提升市民的健康行为水平。另外,后续将探索在全市设立固定监测点,以确保健康行为的监测具有长期连续性和稳定性。
主题报告引发听众对健康研究问题的共鸣与讨论。大家针对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医药相关健康信息的获取方式,以及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提升速度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胡亚飞主任的回应展示了健康素养和行为监测工作的复杂性,表示期待以后两个党支部多开展立足于本职工作的联建活动,进一步深化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实现“以党建促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