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岑智伟教授主讲“新智库沙龙”第91期
作者:张佳一 朱妍 审校:刘汶蓉 发布时间:2024-09-06 点击率:149
2024年9月3日,社会学所成功举办第91期新智库沙龙活动,特邀京都产业大学经济学部岑智伟教授作题为《零和与非零和生活愿望对日本和新加坡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的讲座,社会学所副所长包蕾萍研究员主持活动,所内同仁及研究生参与讨论。
岑智伟教授首先明确指出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青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零和人生目标(例如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等利己性目标)与非零和人生目标(例如帮助有需要的人等利他性目标)分别会对幸福感产生哪些影响,并比较日本与新加坡青年群体在这一议题上的差异化表现。
之后,岑智伟教授介绍了设定点理论,对“幸福感”的测量进行了细致分析。他指出,使用零和人生目标和非零和人生目标参数可以提高和降低幸福感的设定点水平。而当设定点理论被用于此项比较研究时,会产生怎样的调查结果?岑智伟教授及其合作者分别在日本和新加坡对所在大学经济学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测量了青年学生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健康状况、邻里信任,以及被访者的零和与非零和人生目标。研究者使用有序概率回归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例如,在新加坡实现人生目标是幸福和生活满意度的来源,而在日本实现人生目标虽是幸福的来源,但不是生活满意度的来源。零和与非零和的人生目标对青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着区域间的差异,新加坡样本显示,零和人生目标对生活满意度有负面影响,但对幸福感没有影响。岑教授也对研究发现做了分析和讨论,他认为,新加坡青年人对于指标(例如绩点等)特别看重是因为这些指标确实决定了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日本则可能不存在这样的相关性。日本的层化社会使得很多青年在人生阶段的早期即被“锁定”,由此会降低他们的成就动机,也因此降低了人生目标和幸福感、满意度等主观感受之间的关联性。
讲座引发现场热烈讨论,与会研究人员就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趋势、中日关系等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包蕾萍副所长对本场沙龙做了总结,强调了本土化研究需要有全球化视角,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在比较研究中加深对本国本地青年群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