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李向平教授主讲思海讲堂第18期

2024年3月26日,社会学所成功举办第18期“思海讲堂”,邀请到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华师大二级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向平教授作题为《“崇德报功”与“面子型”家庭伦理》的主旨演讲。活动由社会学所所长李骏研究员主持,所内外四十余位研究同仁及研究生参加。

结合多年理论研究及田野调查经验,李向平教授阐释了“崇德报功”和“面子型”家庭伦理的复杂关系。首先,从面子这一习以为常的现象出发,李教授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是一种社会的表征方法,在个体层面往往表现为一种资格,在社会层面被视为一种神圣资源,能够确定个体间的秩序,因而它可被视为家庭伦理的图腾,包涵了家庭成员自己/自我、身份地位及其表达方式,这也体现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观念与结果。其中,李向平教授以“父子象征模式”为框架,集中讨论了“代父情结”和“弑父情结”的中西差异,以及背后的儒教和基督教信仰差别。在梳理中西学者们对家庭本质的多重认识基础上,他提出家庭也是一个宗教单位的观点,并指出其宗教性主要通过婚姻和祭祀来展现。中西家庭有不同的神圣资源和不同的道德依据,相比较之下,西方家庭是基于位格神圣的圣父和圣子,象征着无可替代的父子关系;而中国家庭是基于人格权威的儒教父子象征关系,是亲亲尊尊规则的长期建构,所以难以出现颠覆性的结构变动,传统不断被复制。

其次,李教授深入解析了“崇德报功”作为面子伦理的内在机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个人、家庭和国家都要通过崇德报功来建构“面子”。家庭作为伦理实践的场域,既是道德的再生产单位,也是道德的竞争单位。在崇德报功机制下,祭祀先祖作为一项权力,打造精神楷模,从而实现以底线伦理追求顶层伦理——移孝作忠和公私一体。崇德报功的动态实践,乃是道德模仿和上行下效,这使得家庭群相的社会表现便呈现出同质化的竞争现象。对于家庭而言,“崇德报功”的对象主要是祖先,通过祭祀行为去报功于祖先,同时“崇德报功”的对象还有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个人也需要去报功于统治者,由此能够实现维护封建社会稳定的目标。

再次,李教授从“孝”出发阐释了崇德报功中“报”的逻辑。“报”经过与祭祀和效仿关联成为一种仿圣机制,也成为一种道德神圣化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建构起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制高点。大致而言,“报”构建出家国共享但上下有别的四类规制:天人间的天、地之报;人神间的神、佛之报;百姓和君师间的君、圣之报;家族孝悌中的亲、祖之报。因而,“报”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文化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宗教、情感心态的本体关系。

最后,李教授探讨了家族主义、国家主义和个体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近现代以来国家主义和家庭之间的历史演变后,他认为从总体上看,家庭经历了一些变化,但家庭伦理还保持着稳定性,人情面子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行为逻辑,是中华文化深层的心理结构,也是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 

在与谈和讨论环节,刘汶蓉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家庭研究,指出李向平教授的讲座为研究者如何理解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田野经验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同时就“情感逻辑是否能推动家庭规范的变化,进而引发家庭制度的变革”“女性地位的变化和‘去家庭化’趋势的可能”“儒家文化圈家庭制度的僵化”等议题和李教授进行了观点交流。王会助理研究员就“农村家庭伦理剧烈变迁的表象和本质”和“崇德报功伦理下的同质化家庭竞争现象”等问题与李教授作了拓展讨论。李骏研究员在总结中认为,李向平老师的讲座是一堂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课,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了展望。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