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第三届思海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12日至13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思海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届思海论坛旨在促进社科院与高校、社会学与其他学科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会议设置六个单元,共30位学者进行发言交流,16位学者和编辑进行评议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学

本单元由李骏所长主持,四位发言人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学作主旨发言。

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吴晓刚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社会学的特殊品格和时代之问”。他提出,社会学要走出书斋、走进田野,走出科学、走进问题,走出当下、走进历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和城镇化”。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税制前的工业城镇化,分税制后的土地城镇化,近十年的人口城镇化。这一实践并没有走向西方意义上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而是走向二元共生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冯仕政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实践、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学”。他认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就是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社会不是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大众日常实践的产物,社会学需要处理好社会治理这一核心议题,才能树立学科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典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学”。他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的现代化道路,这对于广大后发国家是否更具有普适性、推广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是国家、家庭和关系这三个“元制度”。

 

政府、市场与社会

本单元由上海大学《社会》杂志李荣山副教授主持,五位发言人分享了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符平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王修晓副教授评议。

本所王元腾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边缘任务的应对:任务关联与附带介入——流动儿童教育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他提出,使用多任务委托代理视角,关注地方政府的“附带介入”,可以解释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治理问题的行为转变。符平教授建议可以将中心问题进一步聚焦,提出一个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姜子莹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中国政府部门嵌套钟摆行为模式:基于干细胞治理的案例研究”。她认为,决策层对特定政策对象持续多轮摆动,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了能力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符平教授认为,韦伯式科层制有利于政策执行的假设尚待讨论,钟摆方向的决定因素有待进一步阐明。

本所朱妍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特征:一项探索性研究”。她认为,国有企业在完成不确定性更高的技术创新时具有自身优势,可以回到企业技术生产过程中去了解其内在机制。王修晓副教授认为,技术岗位、技术边界和技术能力的定义有待进一步说明。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孙明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嵌入与协调:政商关系与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他认为,政商关系可能会带来政治资源诅咒和政策福利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其关键在于政策干预形成的政策诱导性租金能否转化为“熊彼特租金”。王修晓副教授建议进一步使用纵贯数据,并对政治吸纳的影响作出进一步分析。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黄靖洋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政治责任驱动:中国安全物联网产业的崛起”。他认为,政府对国内安全和稳定的关注创造了市场,确立了技术标准组织和监管环境,使企业进行比较公平的竞争,形成了全球的竞争优势。王修晓副教授建议加入安全企业的发展阶段以丰富论证。

 

社会治理

本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评论》杂志王水雄教授主持,五位发言人围绕社会组织和风险社会分享了研究,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黄晓春教授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海波教授评议。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章高荣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政社混合组织:生成逻辑与有效治理机制”。他认为,以慈善会为代表的非盈利组织高度嵌入政府系统但又以社会化运作,实现了政社两种模式的混合。黄晓春教授认为,在同样的政策技术环境下,不同的混合模式何以展现出不同的绩效有待解释。

本所苑莉莉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新治理视域下慈善信托中国化——项目制动态治理结构和新PPP模式”。她使用新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按照政府参与度的高低和新PPP模式的“新治理”网络复杂度的高低,划分了四类慈善信托模式。黄晓春教授指出,分类维度的选取有待更合理的解释,采用不同模式的条件差异是深化研究的重要切口。

本所薛亚利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助推:促进疫情风险防控的沟通和协同能力”。她提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众与专家的风险认知差异很大,可以推进政府规范沟通、专家科学沟通、媒体信任沟通、大众情感沟通等方式减缓风险危害。张海波教授认同这个理念,建议对如何发挥“助推”作用需要更加细致的机制性分析。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沈一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城市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理论逻辑、功能向度与现实路径”。他认为,社区嵌入要向社区共生不断转变,达成具有稳定性、抗逆性和合法性的社区应急系统。张海波教授认为,强化社区的作用是前进的方向,怎么做的问题需要实践和总结。

本所张虎祥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城市社会的再陌生化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可能路径”。他认为,在快速转型的社会中,裂缝式革命、“新政治文化”、“沟通-承认-共鸣”和加强共识可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张海波教授认可城市再陌生化的现实困境,并就一些细节进行了探讨。

 

社会民生

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罗婧副研究员主持,六位发言人围绕生育、教育、儿童保护和养老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增文教授评议。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一伟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中国高房价与居民生育行为: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与政策干预”。他用实证分析发现,房价高速增长会抑制居民的生育意愿,这主要是从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与女性就业两种机制来实现的。黄晨熹教授建议生育意愿的指标层次、影响机制等可进一步精确化。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夏彧博士的发言题目是“集团化与学区房:谁是城市教育公平政策的受益者”。她的数据分析发现,集团化办学政策在不同时期影响了学区内的住房价格,并对不同梯队学校的教育资源产生了“削峰填谷”效应。黄晨熹教授建议集团化办学政策的效应解释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本所程福财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儿童保护的文化政治: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制度实践的分析”。他认为,我国家庭监护的干预实践深受家庭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国家儿童保护制度要在规范化与本土化之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保护制度。黄晨熹教授建议可就儿童保护制度的实践提出中国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杨肖光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何以延展中央政策注意力?基于国务院医改简报的文本分析”。他认为,地方制度的创新经验得到上级部门政策注意力的分配后,制度创新就有可能会持续扩散。王增文教授认为,对文本的挖掘和央地关系的讨论可以深化。

本所彭聪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智慧养老服务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阐述、实践偏差与矫正机制”。她认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局面下,推动政府、企业、社区三方主体对智慧养老服务协同治理是较好的应对措施。王增文教授认为,研究的框架、选材和论述可以再调整和打磨。

本所方帅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失能过程与个体、环境因素关系:基于长期护理保险人群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她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通过迁移能力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而物理环境则通过平衡、无障碍转移条件、卫生条件等影响老年人生活能力。王增文教授在变量操作化、模型建构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交流。

 

社会心理

本单元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薛立勇主持,五位发言人围绕社会心态、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和风险感知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李煜教授和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王甫勤教授评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李正东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数字社会时代社会心态的演变机制及其风险与治理”。他认为,基于互联网的算法逻辑、心态成像等人机交互机制,逐渐形成数字时代社会心态的圈层化、内卷化、脱域化。李煜教授就数字时代的社会心态特征和心态治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吕小康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双重逻辑与未来走向”。他从社会心理的历史脉络、政策功能、行动逻辑和内在矛盾出发,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政治逻辑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矛盾性张力。李煜教授对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对象与工作目标进行了讨论。

本所雷开春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社会态度视角下的社会态度表达——以上海垃圾分类政策为例”。她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从网络舆情的内容可以看到社会态度的外显性、精细性和知识性,网络舆情的结构也体现了社会态度的复杂性、两面性和一致性。李煜教授对研究案例中议题的一致性和测量框架提出了建议。

本所梁海祥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流动人口疾病焦虑:影响因素与世代差异”。他的实证研究发现,与本地人相比,流动人口在流行性疾病发生期间有更多的疾病焦虑,在健康素养、感染风险和代际效应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王甫勤教授认为,疾病焦虑的测量指标和模型稳健性需要进一步精确化。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晓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社会资本、环境风险感知与公众应对行为”。她的研究发现,政府信任、专家信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网络的扩大会提升风险应对行为,但组织信任、媒体信任和人际信任会降低或消解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王甫勤教授对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模型结果作了讨论。

 

社会融合

本单元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编辑朱颖主持,五位发言人围绕族际交往、社会融入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陈晋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赵晔琴教授评议。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李晓光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族际网络的形成机制和社会效应——基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实证发现”。他认为,族际网络的形成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但族际网络也存在制约力量,群体竞争的威胁、民族文化认同的限制都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关系。陈晋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田野经验指出,需要进一步注重族际之间交往的异质性。

本所朱志燕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族际接触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长时段民族关系的考察”。她认为,民族关系的背后有宏大的社会制度结构背景,要实现族际关系和谐,就要根据特定民族的特定情况在居住方式、文化交流等方面具体分析。陈晋副教授就论文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温美珍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圈层效应’:阿拉伯商人跨国网络建构与在地演化”。她认为,在华阿拉伯商人主要通过个体社会网络重构、跨国婚姻等途径,在全球化与地方内生发展中寻求生机,将个体网络与群体、家乡网络交织,实现差异化的调适路径与生产策略。赵晔琴教授就样本情况、访谈内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本所李蔓莉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来华外国人社会融入的差异化研究”。她认为,西方国家强调移民的“技能可转化性”,对“同质性技能”需求较多,而中国的外籍劳动力市场需要“高精尖缺”的“差异化技能”移民,不必苛求其增加文化相似性。赵晔琴教授认为对西方移民理论的反思值得进一步深化。

本所张可博士的发言题目是“现代性体验与空间‘软断裂’:反向跨境迁移的城市选择研究”。他认为,越是具有资本全球流动能力的城市,越具有对发达地区移民的吸引力,日常现代性体验和生活空间的“软断裂”是促成返乡跨境迁移的移民长期定居的关键因素。赵晔琴教授就样本选择和理论使用进行了探讨。

 

最后,李骏所长对第三届思海论坛作总结发言,认为本届论坛成功实现了机构交流、学科交流、方法交流、编作交流、时空交流等预期的学术交流目标。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