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邢海燕教授主讲社会学所第13期思海讲堂

2021年11月19日上午,社会学研究所第13期思海讲堂在总部113会议室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邢海燕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互动空间与文化价值——发展人类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讲座由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陶希东主持,院内外40余位同仁聆听了讲座。

首先,邢海燕教授梳理了“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历程,指出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定位转型,即由一般性商务和购物中心转型为以“人”为本的宗旨,建设契合多样生活方式、满足居教康娱多元家庭需求的“城中城”。随之,她介绍了发展人类学的兴起和核心概念,即发展、参与、赋权、可持续,并以联合国和佛罗里达大学合作的海地植树项目为例,生动展现了人类学研究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邢海燕教授基于“中国新天地南京百子亭项目”,详细介绍了她的团队如何应用发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综合体建设进行开发和设计。该项目以“活化过去”“扎根当下”“赋能未来”为指导思想,在调研方法上首先利用网络抓取和文本研究进行人文解码,挖掘百子亭的优势文化资产,提炼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核心文化精髓;其次,通过商圈定点观察和知情人访谈,理解新一代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区域环境、人口结构、社区属性,对“理想生活方式”进行需求画像,寻找百子亭项目在南京商业市场上的相对定位、定义功能与情感上的独特利益点。在研究理论方面,设计团队引入趋势洞察视角,结合了空间关系和新型空间消费理论,并大量借鉴了“城市公共空间”和“未来生活方式”的成功案例。

讲座最后,邢海燕教授总结了城市建设项目成功的关键和趋势。她认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回应了人们“第三空间”习惯养成及其对全球-本地化(Glo-cal)城市空间新体验的需求,是政府突破城市发展停滞的有效手段,且商业资本是推动改建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博物馆、画展、图书馆运营商业化方面。基于此,她提出了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即以开放空间为主线和灵魂,以商业主导城市街区的功能整合,将文化消费主导与自然环境、地域文脉相结合的叙事思维。

邢海燕教授的报告充分展示了“将学术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给与会者带来很大启发。大家就商业内核和文化内核的碰撞和平衡、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张力、商业项目和决咨研究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