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本所“多学科视野下的家庭研究”系列讲座走进华师大

受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的邀请,本所徐浙宁、刘汶蓉、张亮、薛亚利和朱志燕于2020年10月14日至11月11日,先后为华师大社会学系师生带去了五场家庭研究的系列讲座。讲座结合讲者的最新研究,围绕当前家庭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议题,视角多元且观点新颖,一致受到华师大听众师生的热烈欢迎。

首场为徐浙宁副研究员的《城镇化背景中的家庭迁移与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她以心理学为学科依据探讨了“流动家庭和儿童健康”关系议题。针对“家庭迁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种制约还是资源?”这一争议问题,徐浙宁提出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微系统理论对家庭系统进行操作化,将其细化为家庭资源、养育投入以及亲子互动等变量,通过更为匹配精准的评估方法进行澄清。据她的研究结果发现,尽管“家庭迁移”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制约,但相对缺少父母陪伴、与父母经常或长期分离的留守儿童而言,能随父母流动反而成为利于成长的资源。她还提到在家庭系统成为影响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首要系统时,学校、社会、时间等系统同步其存在的“叠加效应”或“缓冲效应”。

第二场为刘汶蓉副研究员的《转型期的家庭代际关系与孝道实践》讲座。她从“孝道”经典议题来看中国家庭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问题,揭示中国家庭制度的独特性。刘汶蓉在讲座中通过中美家庭个案对比,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不同的互动关系以及各自的挣扎与困境;从“文化—行动”双源过程模型入手,能发现中国家庭代际实践的特殊性,这种靠血缘维系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模式,与美国靠契约维持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模式不同。她还指出,通过探究社会生活实践中孝道话语的日常内涵,会发现孝道的无条件理想和有条件实践之间的差别。

第三场为张亮博士的《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亲密关系——“90后”流动青年的未婚同居》讲座。她首先从世界图景下亲密关系的变迁出发,指出结婚率下降、初婚的推迟伴随而来的是非婚同居比例的上升,继而以“进入同居关系—保持同居关系—结束同居关系”作为研究主线,描述和分析了新生代流动人口未婚同居的动态过程与特征。按同居关系的建立速度来看,90后流动青年有三种同居类型,快进型、温热型和延迟型。一般说来,加深关系、订婚、相爱、便利、经济考虑以及意外怀孕,是目前90后流动青年进入同居关系的六大原因。从绝大多数受访者来看,同居发生在恋情进展到萌生打算结婚的意愿之后,同居者普遍认同结婚规范压力,把同居视为婚姻的前奏。与之相比,西方青年人则更多地将同居视为婚姻的替代。

第四场为薛亚利副研究员的《生活流变中的家庭结构和功能》讲座。她从家庭研究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视角来揭示中国家庭的趋势特征。在讲座中,她介绍了与家庭结构和功能相关的一些概念理论,结合中国大量的经验调查数据,驳斥了西方提出的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论,认为主干家庭才是中国家庭的基本结构类型;还驳斥了西方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多元化趋势论断,如单亲、同居、丁克和同性婚等多元化在中国比重甚微,指出多数国人依然遵循着相对标准化的人生轨迹。她还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家庭功能的流变,分别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性别规范和期待的再生产、情感的再生产。最后,薛亚利探讨了家庭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认为家庭研究隐含既定范式,西方中心主义与西方议题与中国经验、中国议题之间不一定契合,因而研究者需反思也更须自觉和自警。

第五场为朱志燕博士的《人类学视野下的家庭及其变迁》讲座。她另辟学科蹊径,从人类学研究的亲属关系这一更源远流长的研究传统,揭示了家庭研究内难得一见的特殊视野。朱博士在讲座中介绍了人类社会经历的五种婚姻形态,即原始人杂交、血缘班辈婚、族外群婚(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对偶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和一夫一妻制婚姻(父系氏族公社期)。朱博士还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典型个案来展示婚姻家庭的演变,如甘肃藏民中通婚范围已打破民族界限,从而出现新型择偶观;新疆哈萨克族虽是“氏族外婚”但与维吾尔族有低的通婚率,在家庭内部保留着“还子”和“抱养”等民族习俗。



此次系列讲座是华师大社会学系借助校外专家力量开展“半课主义”的创新尝试。五场讲座中有两场聚焦社会流动对中国婚姻家庭的冲击,三场讲座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家庭在现代社会系统中的“变”和“不变”。家庭研究与现实的家庭生活近在咫尺,学术研究中渗透着研究者们对生活的体察和感悟。在分享学术思想之余,演讲者还分享了生活阅历、家庭故事和灵感思考,表达寄托寄语家庭研究要靠社会学想象力以及有趣灵魂激发。

总之,本次系列讲座充分体现了本所科研人员严谨扎实的研究基础,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讲座内容被邀请方评价为“中国经验与外国观点的碰撞超越了往常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充实思想,拓宽视野”,所有应邀人员都获赠讲座纪念旗。系列讲座作为一种学术沟通的桥梁,传导递送了多学科多视角的家庭学前沿知识,我们期待它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座现场中的掌声和锦旗,还期待能为中国家庭研究播下潜力种子,启发莘莘学子们的研究参与和未来开拓。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