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家庭: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与责任”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

2008910-12日,由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和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合办的“家庭: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与责任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院隆重召开。左学金副院长到会致辞,他从社会经济学的宏观角度开阔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境内外60余位家庭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就“家庭变迁”、“家庭价值观”、“家庭结构和关系”、“家庭生态环境的优化”等热点议题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深入激烈讨论。在这四大方面,专家们各抒己见,贡献了以下精彩的学术观点与争鸣。

1、关于家庭变迁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巨大变迁是国内外家庭研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大家一致认为社会制度变革是中国家庭系列变迁的根本性原因,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变革所实际产生的作用和后果。

中国社科院王跃生研究员侧重从养老的角度探讨了“非农化”就业给农村家庭带来的影响,认为家庭内部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滞后是“家庭一元赡养”这一不协调的模式至今存在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 杨善华 教授也注意到工业化所带来的“非农化”对家庭制度的影响,但他提出这种“非农化”的过程是政策和农民双方合力的结果,因此家庭制度的变迁除共性之外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 金一虹 教授在个案访谈中观察到,虽然农民个体在消解流动带来的“家庭离散化”趋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这种努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她认为唯有政策上的配套才是从根本上“弥合”这一趋势的有效措施。

除受制于社会变迁外,家庭本身也会对社会变迁的过程形成影响。张翼以实证化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因素对阶层的影响,发现业主阶层中“是否有海外关系”非常关键,而文化程度、户口和性别都同时制约能否成为管理阶层,相比较而言,工人和农民阶级更具代际继承性。而周伟文等人对移民家庭资源与责任的研究,则把家庭的功能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下予以考量,充分反映了家庭的跨国性和跨文化性。

2、家庭价值观

近年来婚姻家庭价值是否异化?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儒学观、人本观、道德观是学者们频频提到的不同价值取向标准。在新历史环境下如何看待传统与现实、中学与西学,在家庭领域也同样是学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针对国内学界和传媒对所谓的“70后”、“80后”独生子女一代年轻人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对父母的恶性索取严重、孝道衰落等负面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的徐安琪研究员等以最新的抽样调查资料指出,这些评价多以典型个案为基础作出而具有偏颇性。实际上青年人的家庭基本义务观与上代相比仍具有传统的延续性,在夫妻感情专一方面,70年代后出生的被访认为“男女有婚外性行为”是绝对错误的为64%,认为”没错/正常的只占2%;与60年代出生的无差异,他们对配偶/伴侣忠贞不二/感情专一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92%,未显示年代差异;在过去一年中,家庭因一方婚外恋、怀疑对方不忠、重婚、嫖娼等行为而烦恼的不到1%。关于赡养观,70年代后出生的被访赞成“子女应尽自己的力量赡养父母使他们的生活更为舒适”的达96%,显著高于其他年代出生的被访。研究结果未支持年轻人的家庭基本义务观出现所谓的异化或断裂。他们对那些被传统所固化的婚前性行为是不道德的、结婚、生育是人生的必须、婚姻的不可离异性以及同性恋是变态的等方面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是一种更宽容、理性的观念变迁,这也使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蒋永萍认为“家国同构”观是将社会转型期宏观层面的政府治理与中观微观层面的家庭性别议题结合在一起,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择偶与婚配价值也是学者们热议的问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张卫国对毛泽东时代北方农村通婚情况的研究发现,中国革命改变了婚姻“向上”和“向下”的价值定位,干部替代富农成为婚姻市场的优势群体,但本质上婚姻关系仍然受到性别和经济不平等的制约,并未实现平权。上海社科院的李煜从文革后夫妻双方教育匹配度上升这一现象入手,解释了社会整体结构变迁对择偶观的影响。李树茁等人从家庭压力模型的角度解释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压力应对策略、认知特点和失婚原因,认为其情感支持的匮乏会直接影响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上海市妇联陆建民的调查分析了高学历女性择偶难现象的原因,认为现有婚配模式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而来自上海大学孙沛龙的个案则反映了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相亲角这一具体场域内所折射出来的婚姻价值观。

3、家庭结构

权力是家庭结构关系讨论的热点。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徐安琪、刘汶蓉用“家庭实权”指标取代了传统多维分项指标,在解决测量缺陷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婚姻权力的因素,提出家庭成员的资源、需求、文化、互动过程以及性别等多种因素都与家庭实权密切。张亮等对父职参与水平细致深入的开创性研究,不仅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父亲的参与内容的变化,还从夫妻关于父职的认知差异入手,分析了其背后潜在的文化规范,认为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中国社科院李银河研究员就农村普遍存在的妻子婚后“从夫居”现象,从居住制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男权制迟迟无法消亡的原因。复旦大学沈奕斐对城市家庭居住格局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李银河的结论。 王金玲 教授反驳了民间普遍流传的“家中都是妻子说了算”的议论,在全国性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权力存在多维度网状分布的特点,在婚姻、代际和个体三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的性别权力格局。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桑标 教授从代际的角度讨论了儿童权利问题,他认为,成人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是儿童权利进一步落实的必备条件,亲子间客观存在的对儿童权利的认知差异,是相关社会干预所必须消除的壁垒。上海社科院 徐浙宁 博士关于家庭教育的代际差异研究也提供了分析亲子互动的新视角。

独生子女是中国特有的家庭代际结构方式,这方面的议题长盛不衰。风笑天教授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步入空巢期的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讨论,认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期虽然在时间点和持续期上都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但这种差异并不像以往学者反映得那么极端。上海社科院的包蕾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这些印象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密切相关,如何干预值得关注。而胡峻岭、李倩等学者关于生育观和政策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更为宏观和深层的影响因素。

4、家庭生态环境

这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关注的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家庭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的重要因素。天津社科院关颖研究员分析了大众传媒的开放性和无强制性对家庭教育关系和方式方法的影响,认为父母媒介素养的提升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台湾的伊庆春从家庭学校这一中观层面分析了环境对当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影响;上海社科院杨雄等人则从更为宏观的和谐家庭建设角度讨论了良好家庭环境的实现路径。中科院心理所的龙迪提出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手法提升家庭整体健康水平的设想。

近年来,对单亲、留守儿童、外来务工等特殊家庭的关注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家庭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潘允康 教授等 和佘凌 博士分别从天津和上海的经验数据入手分析了单亲母亲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政策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韩晓燕从压力应对的角度讨论了外来务工家庭在城市融合道路上可能面对的困境,而关于留守儿童的讨论则让人们思考流动给农村家庭及下一代带来的利与弊。

对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这一熟悉的最小社会结构单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而正如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薛亚利提出的,从民间的符号词汇到文学观察再到学术研究,这是一个从主观化到客观化的过程,不仅需要资源的关联和想像,更重要的是学术的规范与严谨。

整个会议中,翔实调查和访谈数据,以学术化的语言绘就了关于当代中国家庭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值此盛会,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以及专家学者们的丰富建言代表着中国家庭研究揭开了一段崭新的学术历程。

研讨会期间还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在国内家庭研究出现衰落趋势的背景下,为推进家庭研究的学科化建设和家庭研究事业的持续发展,由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牵头,11位国内婚姻家庭研究学者共同申请,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后成立的。筹委会共吸纳个人会员108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进行了修改,出版网络版刊物《家庭研究通讯》6期;在中国家庭研究网(http://www.familystudy.org.cn/)开辟专业委员会板块,刊发各类稿件86篇。通过会员登记、刊物出版、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工作,广泛联络了境内外有志于家庭研究事业的各学科和各界同仁,为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聚集了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我国家庭研究的老前辈、上海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 邓伟志 教授在成立大会上作了盛情并茂的致辞。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卢汉龙研究员宣读了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研究员题为“家庭社会学研究与中国经验”的致辞。李培林会长指出,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壮大以及速变社会中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家庭社会学却呈现衰落的趋势,这与中国快速的社会发展提出的社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与中国社会学发展壮大的需求也是极不相称。他全面分析了当前家庭研究边缘化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庭学者自身的局限。同时,提出了在速变社会中具有独特中国经验的家庭研究新课题,并殷切希望家庭研究者开拓视野,扩大家庭研究与其他研究领域进行学术对话的能力的期望,以多学科视角通过家庭这个小窗口来揭示社会的大变迁。李培林会长认为,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推动家庭社会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他衷心祝贺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组建成功,期待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卢汉龙研究员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的身份致辞,他阐述了家庭社会学研究在当前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对来自全国各地家庭研究的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衷心祝贺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并表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家庭学学科建设。

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章程》,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共有45名会员当选为理事。理事会还选举产生了领导班子。邓伟志为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徐安琪为主任,风笑天、李树茁、李银河、潘允康、王跃生、夏吟兰、杨善华、易松国为副主任。

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Paul R. Amato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普渡校区教授、《婚姻与家庭评论》主编Suzanne K. Steinmetz和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的 利翠珊 教授分别就美国家庭的前沿研究、美国家庭研究期刊的出版以及台湾的婚姻与家庭现况与研究成果作学术演讲。

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国内婚姻家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信息沟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凝聚各领域关注家庭研究、教学和社会工作的同仁,协调和联合多学科力量,共同分享相关信息、资源和经验,推动家庭生活教育、训练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并促进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学者的合作与交流。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