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城乡比较视野下的家庭价值观变迁研究”上海地区调查初步结果公布
作者:刘汶蓉 审校: 发布时间:2008-05-16 点击率:501
由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研究员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比较视野下的家庭价值观变迁研究”,自去年12月启动上海地区的问卷调查以来,入户访问和数据整理工作已基本结束。在
上海地区的调查样本以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的方法产生,共调查了9个区20个街道/镇、41个居/村委会的有效样本1228个,其中城市样本占65.2%,农村为34.8%;男性占49.6%,女性占50.4%;20-35岁占25.4%,36-50岁为40.9%,51-65岁占33.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达43.0%,高中占31.5%,大专及以上25.6%,平均受教育11.1年;初婚者占86.4%,未婚者占7.1%,再婚者2.7%,离婚/丧偶为2.8%,同居者占0.9%。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为上海城乡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满意度,以及社会所关注的家庭观念和行为方式,涉及对婚前同居、独身、婚外情、同性恋、青少年避孕、离婚等态度,以及年轻人对网恋、试婚、“丁克”家庭、婚前公证、生育意愿、白头偕老等想法等。调查数据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家庭依然是温馨的暖巢,但风险社会的压力仍存在
调查显示,家庭依然是温馨的暖巢,九成被访对家庭生活满意。对于“总体来说,我们家很美满、幸福”的说法,被访表示“比较符合60.5%”,“完全符合”的有34.0%,共计94.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生活满意度在不同群体存在一定的统计差异,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的被访,家庭生活幸福度相对更高。统计检验还显示,家庭生活满意度还与婚姻状况相关,初婚者家庭生活幸福的可能性最高,87.8%的初婚者对家庭生活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其次是未婚者,该比例为86.2%,其他婚姻状况者的家庭生活幸福排序为:再婚者为72.7%,同居者72.2%,离婚/丧偶者仅为62.8%。
与此同时,被传媒渲染的所谓“.子女上网成瘾”、“啃老”的现象,在被访家庭中仅占1.5%和0.2%;只有2%的家庭存在酗酒、赌博、伴侣婚外恋、子女婚前性行为等性问题的困扰。但风险社会职业流动的频繁和竞争的加剧,使不少家庭的经济和工作压力递增,47.4%的被访述说家庭成员之一“面临经常出差/应酬/加班//换岗/定额过高/同事竞争等工作压力”,29.1%的家庭因家人下岗、失业、经营亏损、看病贵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压力。
二、夫妻关系普遍幸福、稳定,婚姻观念和恋爱方式传统
调查数据显示,婚姻生活并不似媒体上报道的那样不稳定。事实上,66.3%的人认为目前的婚姻/恋人关系“比较幸福”,24.8%的人认为“非常幸福”,合计高达91.1%。另外,95.3%的人自述其婚姻/伴侣关系在近两年内没出现过问题,自述有离婚可能性的被访者仅占1%,表示“难说”的也只有5.5%。
婚姻关系的主要由“爱情/亲情/感情”而维系的占75.5%,认同“责任/良心”的为58.7%,为子女的占30.9%(可选2项),而提到因“经济”、“社会舆论”或“让父母放心/父母反对我们离婚”勉强维持婚姻的占12.3%。调查还显示,虽然目前关于婚姻生活的负面报道很多,但多数人依然对婚姻生活持肯定态度。对“现在很少有美满、幸福的婚姻”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占63.1%,持肯定态度的仅占13.9%;认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也仅为6.1%。
数据显示,传统的结婚生子、白头偕老的婚姻观依然占主导地位。65.6%的人赞同“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结婚的”观点,反对的为15.2%;84.4%的人反对“结婚后不要孩子”的观点,对“丁克”家庭持肯定态度的仅占1.6%;对“婚姻是神圣的,结了婚就要白头到老”持比较和非常赞同的共占72.0%,不赞同的仅为6.7%。
关于结识恋爱对象的方式,70.2%的人认为网恋“浪漫但不可靠”,调查也显示,六成以上的伴侣是通过介绍认识的,自己认识的为39.6%,而其中通过网上认识的即使在30岁以下也不到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恋爱对象的结交方式存在显著城乡差异,城市介绍认识的比例高出自己认识仅几个百分点,而农村则高出54个百分点。
三、非婚性行为被普遍反对,青少年性教育意识较高
关于非婚性行为的态度调查中,被访对婚前性行为的包容度高于婚外性行为。如有9.5%的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没错/正常”,而只有0.7%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外性行为“没错/正常”。对于“一夜情/露水夫妻只是偶尔消遣、刺激一下而已”的说法,也只为4.1%的被访所认同。
另外,对同性恋的包容度也不高。除了33.9%的人表示讲不清之外,只有19.4%的人赞同“同性恋是应得到尊重的个人自由的性取向”,而反对者达46.7%。此外,调查对象对同居的态度仍相当保守。75%的人赞同“同居比结婚缺少安全感”,仅19.7%的人赞同“同居可以在婚前相互了解以确定双方是否合适”的观点,而认同“单身的中老年人同居可相互照顾并减少不必要麻烦”的比例为29.7%,赞同“单身男女只要有结婚打算就可以先同居”的为16.1%,赞同“即使不想结婚也可以同居”的仅为8%。
而被访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则有更多的认同,66.6%的人反对“青少年对性知识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出事”的观点,65.7%的人赞同“应告诉青少年避孕方法”。同时,被访普遍认为青少年不能自由与异性交往,77.1%的人认为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应告诉父母。
四、亲属支持网络双系化,子女更多获得父母援手
家人的援助是我国家庭遇到困难时最主要的支持途径。调查显示,无论是“急用钱”、“夜里有急事” 还是“照看孩子”、“病残老人照料”,求助对象最多的都是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家人提供的照料服务。另外,从代际互助看,父母给与成年子女的帮助略多于成年子女对父母的帮助。这种差别在父母中感觉尤其强烈,28.2%的父母认为双方给予差不多,66.9%的父母亲认为自己给予子女“较多或更多”;而从子女的回答看,32.7%的人认为双方给予的差不多,认为自己给予较多和更多的仅为35.1%。
对“您家通常更多地求助或得到男方亲属还是女方亲属的支持”回答数据的统计显示,42.3%的被访回答得到男女双方家庭的支持差不多,25.9%的家庭主要或较多地得到男系亲属的支持,31.8%的家庭主要或较多地得到女系亲属的帮助。统计检验显示,亲属支持的男系或女系分布存在城乡差别,与郊县相比,市区更多地自述获得女系亲属的支持,而郊县更多地自述双方亲属差不多。
与双系家庭亲属支持网络不同,以男系为主的传统观念和居住模式依然存在。有42.8%的被访2006年的年夜饭是与男方亲属一起吃年夜饭,与女方亲属一起吃年夜饭的比例为20.7%。另外,36.6%的人认为父母应该为儿子准备结婚用房,而认同为女儿准备结婚用房的要低6.5个百分点。而目前所居住的房屋“完全或主要由男方建造/购买/租赁”的比例也高出“完全或主要由女方建造/购买/租赁”近3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