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家庭研究中心举行“中美父亲参与比较”研讨会

2007 6 19 下午在上海市社联大楼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中美父亲参与比较研究的专题研讨,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研究员介绍了中国首次父亲参与的经验研究的成果,包括父亲参与社会态度、个体经验和实际贡献,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资源系主任Bill Meredith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中心校区Ryan Petersen博士,美国执业心理治疗师、野外治疗探险队项目发起人和负责人Rick Meeves博士,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系Jared Anderson博士等四位美国学者分别就美国父亲参与的现状与父职研究、父亲参与的教育与咨询、父亲参与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家庭科学系在读博士Jason Wilde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四年全职爸爸的经历和感受。

中国父亲参与的社会态度、状况与体验

徐安琪研究员首先向与会者报告了国内社会学领域首次父亲研究实证调查的结果。该研究以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方法调查了上海城乡892个家庭的年龄在20-65岁的初婚已育夫妻。

父亲角色的社会态度。多数人认为男性抚育孩子的能力逊于妻子;市区的丈夫尽管更多首肯男人的主要岗位是在外打拼,但他们对子女教育的职责并无推卸和懈怠感;对“全职父亲”角色的认同感较低,只有一成多男性在条件允许下愿意当全职爸爸。

父亲参与现状。从妻子怀孕开始,上海男性对于自己的准父亲角色就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责任心,除了“参加孕产保健辅导/课程”仅占三成外,无论在改善妻子的营养/保健、承担家务、为妻子提供情感支持以及陪妻子做产前检查/看病等方面,他们经常参与或做得较多的都高达三分之二以上。孩子出生后,无论是对子女的日常照顾还是行为教导,或是关怀陪伴,无论是在婴幼儿期还是在学龄期,上海父亲的育儿参与率总体较高,父亲在孩子智力和规范教育、分享活动和情绪支持等方面的参与也不逊色。不过,尽管今日的父亲在育儿参与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母亲对此的评价也较高。然而,无论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日常照顾以妻子为主的概率都显著高于以丈夫为主的养育模式。

父亲参与对个人体验和发展的意义。参与育儿活动也给父亲带来了为人父亲的喜悦和自豪、幸福感等积极体验。参与抚育的过程还对父亲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使他们更富有爱心、更加成熟、自信、更具责任心等。

美国父亲参与概况

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的Bill Meredith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父亲参与育儿工作的概况。美国父亲花在直接照顾子女上的时间在不断增加,自1965年以来他们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已翻了3倍,然而母亲仍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在母亲上班或上学的时间里,只有大概20%的孩子是由父亲承担主要的照顾责任。研究表明,与父亲缺席的孩子相比,有父亲参与的孩子在学校里有更好的表现,他们有健康的自尊、会关爱他人、有亲社会行为。在婴幼儿阶段和童年早期,父亲的关爱和责任对孩子的情感安全、好奇心、数学和语言能力都有利。

Bill Meredith教授还提供了一些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建立的网站,从这些网站能获取许多有关父亲研究的资料和信息,它们分别是: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建立的网页(http://www.fatherhood.hhs.gov/parenting/index.shtmal),成功父亲中心(http://www.fathering.org),国家父职中心(http//www.fathers.com)。另外,美国还发行了一本名为《父亲》的期刊,该期刊的网址是:http://www.fatheringjournal.com

美国的父职研究

20世纪早期的美国,人们认为母亲应该担负照顾孩子的几乎全部责任,而父亲的角色却是挣钱养家的人,管教者,老师和道德导师。Atkinson and Blackwelder (1993)1900年到1989年间的1482种流行杂志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16%的文章是专门关于父亲的。学术界也对父职缺乏必要的重视,1930年至1976年间,在有关亲职的600项研究中,只有108项(17%)是针对父职的,而且这其中70%是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进行的。自1970年代和1980年代起,父职研究缺乏的局面开始改变,在19841991年的有关临床、儿童和青少年研究的杂志中,48%涉及母亲,1%涉及父亲,26%将母亲和父亲的数据分开研究。

现在的父职研究内容比以前更为广泛,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父亲的不同影响;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的未来有同等重要的影响;父爱比母爱更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在某些方面,父爱具有唯一的影响力;父爱调节母爱;父亲和母亲对于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影响。目前美国关于父亲亲职的研究主要有“父亲对于父爱角色态度的全国性调查”,“全国婚姻调查”,“家庭结构、父子亲密度、以及不良行为研究”。

虽然人们对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是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来自欧洲及美国中产阶级,其次,很少有跨文化的研究。因此,未来的父职研究要注重收集其他人群的数据,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父亲对于子女不同成长期(童年、青少年、成年)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有时父亲的影响大于母亲的影响。

美国联邦政策推动责任型父亲建设

不仅是学术界对父职研究的兴趣在更加,美国联邦政策也在推动责任型父亲建设。尽管父亲亲职有益,但美国目前与生父相分离的孩子的数量为历史之最。在这种情况下,为支持单亲家庭的项目和服务耗费了巨额成本,因此,美国联邦政策路线从将父亲视为主要的经济资源转向发展和支持那些鼓励父亲积极参与亲职的政策和项目。

“责任型父亲”一词最早由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使用,该术语旨在对父亲亲职实践达成共识和一致期望,并指导有关机构和项目在服务中帮助男性达到责任型父亲的目标。据此定义,责任型父亲是指:在情感和经济上做好抚养孩子的准备后再生孩子;孩子一出生就要在法律上确立父亲身份;从怀孕阶段起,就要积极地与孩子的母亲一起持续承担对孩子在情感和身体上的照料;从怀孕阶段起,就要与孩子的母亲一起持续承担抚养孩子的经济支持。

美国推动责任型父亲建设的政策主要聚焦于那些与孩子母亲离婚或从未和孩子母亲结婚的父亲,父亲政策最大的变化是关注点从原来聚焦于纯经济问题(如确保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父亲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转向聚焦于更广泛的议题范围,包括职业、训练和父亲参与——尽管经济政策仍然是父亲政策的基础。当前美国的父亲政策包括确立父亲法律身份、儿童支持、儿童监护等政策,以及帮助男性获得技巧成为责任型父亲的项目和行动。

在过去的十年中,数以千计的以帮助男性成为合格的、负责任的父亲为目标的项目逐步建立和发展,它们主要有:

新爸爸训练营 (BCND)成立于1990年,目标是帮助刚刚成为父亲的人与新生儿建立联系,让他们学习婴儿照料、与婴儿玩耍的基本技巧。该项目认为如果父亲懂得养育新生儿的挑战并获得幼儿照料的基本技巧,由此建立起的自信心会促进他们与孩子的互动能力。因此,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会得以改善,他们也会更加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如今,全美有20多个地方都开展了BCND项目。

24/7爸爸项目:是一个持续12-2个小时,全面的父亲培训项目,它聚焦于一个男性要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成为好爸爸所具备的五个特征:意识到自己是个男人、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的重要影响;要自己能照顾自己;对自己在家庭里的重要角色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要清楚地知道和接受养育的重要性,即理解父母亲职技巧对于孩子的身体、情感、智利、精神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努力建立和维持与孩子、妻子、家庭、朋友和社会之间的健康的、支持性的关系。

父亲计划:目标是帮助那些在经济和情感上不能支持孩子的父亲克服各种障碍。该项目的项目基地在明尼阿波利斯,帮助对象是16-30岁的父亲。项目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多,包括亲职和支持性小组,理解和使用儿童支持制度的帮助,法律援助,职业培训等。职业培训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父亲们提供技能评估和训练、工作安排和指导,以及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学历课程(GED,取得与高中学历相等的学历证书)。

全职父亲的经历和体验

最后,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家庭科学系在读博士Jason Wilde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四年全职爸爸的经历和感受。为了帮助妻子取得医科硕士学历,有一份全职工作的Jason Wilde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调整了他的工作,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妻子完成学业后,有三年工作时间很长的住院实习期,同样无法兼顾照顾孩子。在这期间,他们的另外三个孩子也出生了,为使妻子能完成实习工作,他继续留在家中养育孩子。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他也完成了他的硕士学历,并开始学 博士课程。

在家陪伴孩子的四年里,Jason Wilde从培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收获很多。孩子使他的生活朝气蓬勃,让他体验到做父亲的喜悦和被需要的感觉,也使他们的婚姻更美满。他认为“家务活(例如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日常生活)都是女性的事情,男性不需要做或者在男性劳累的时候不需要做”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家务活不应分清是女人的活还是男人的活,它是父母的活。家务活可以使家庭成员有机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在一起。孩子需要看见父母一起做家务,孩子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将来怎样组成和经营自己的家庭。父母一方没有另一方的支持和参与是不能把家庭经营好的。另外,不管孩子多大,父亲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Jason Wilde觉得陪伴孩子成长是他作为父亲最大的赏赐,和四个孩子所建立的浓浓亲情,比他提前完成学业和尽早开始事业都有价值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