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社会学所举办“社会认同”专题讲座
作者:lj 审校: 发布时间:2006-06-25 点击率:630
6月24日上午,社会学所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赵鼎新教授作有关“社会认同”的专题讲座。
赵鼎新教授的演讲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认同的来源与概念演变。社会认同主要有三个来源:宗教、民族和阶级,一般而言,宗教认同最为传统也最为强大,民族认同要比阶级认同强,因为后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认同最初只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只是到战后才被引入社会学的概念体系。社会认同与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等概念既有关联之处又有异质之处。
第二、对西方工人阶级认同研究的介绍。在理论层面上,一方面“认同感分割”理论强调工人阶级的认同被网状分割,因而马克思所说的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很难发生;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基于认同强弱发展出对待资本主义的6种策略,其发展顺序一般是:保护主义、共存主义、经济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工团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此外,由于国家可以做出“选择性镇压”和“不选择性镇压”两种策略,因而工人阶级在与国家的较量中始终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在现实层面上,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的工人阶级认同与工人阶级运动都处于不同的水平,并保留各自的特点。美国的工人阶级运动之所以在20世纪上半期迅速从高涨转为低落,主要在于国家军事化、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松散型的政党民主这三个机制的共同作用。由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所共同推导出来的结论是:工人阶级内部的认同是多元的,其共同阶级认同是需要建构的。
第三、社会认同研究的价值倾向。一般而言,社会认同研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社会认同当作因变量,这是纯学术的一类研究;一是把社会认同当作自变量,这是社会改革的一类研究。不管是哪种研究倾向,其实都认为资本主义与现代化存在若干问题,需要找到治疗的工具与抗衡的武器。吉登斯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等等,其实都是在做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