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 科研成果

摘 要:“过家人”是豫西南D县农村青年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父系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想,包括“成个家”“过日子”“成为一家人”三个基本维度。通过择偶成家、婚姻维持、理解认同三个层面的考察发现,“过家人难”背后的婚姻风险化产生于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有的传统婚姻策略失效,个人被释放的利益和情感追求因缺乏社会支持条件而变成新的风险源。婚姻不稳定的风险情境推动了婚姻策略的个体化倾向,但强调个体化的利益保护策略并不能实现成功“过家人”。从择偶、持家到维系,“过家人难”不仅体现在确定可靠人生道路的消解,也体现在对个体资源、智识和能力的高度依赖,还体现了女性身陷主体地位缺失和多元角色矛盾的困境。

 

《妇女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


在自反性实践框架下,以成年初显期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代际关系的特征和回溯代际亲密性的建构过程,来理解当下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亲权和孝道回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产阶层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特征是以亲密情感为基础的亲权和孝道运作。父母的亲密亲职和子女的协商性成年是亲权和孝道回归的两个自反性实践机制。对身处个体化进程之中的青年来说,向父母和孝道的回归,既是亲密惯习的实践结果,也是协商性成年道路上的自我认同建构。从孝道文化变迁的微观机制看,这一现象体现了自反性实践对既有家庭制度的创造性和依赖性。



青年研究2020年第3期

个人介绍 科研成果 承担课题 相关报道